得让孩子感受知足的快乐。生活里快乐到处都是,就差咱有双发现它的眼睛。那些不知足的孩子,往往就看不到身边那些小美好。咱当家长的,就得常带着孩子去感受这些小快乐。
比如说,周末大晴天的午后,带孩子去公园溜达溜达,呼吸呼吸新鲜空气,瞅瞅盛开的花儿,听听鸟儿唱歌。让孩子感受感受阳光照脸上那暖和劲儿,微风拂过脸颊那轻柔的感觉。回到家,再跟孩子一起聊聊今天看到的美景,问问孩子啥时候觉得特开心。这么一来,孩子慢慢就懂了,快乐不一定要靠买东西,生活里这些小确幸也能让人超幸福。
再比如说,孩子完成了个小任务,像自己整理好书包,或者画了幅画。这时候,咱家长得赶紧夸夸孩子,让孩子尝尝完成事情后的成就感。慢慢地,孩子就能在平凡日子里找到快乐,学会知足啦。
得给孩子讲明白道理。给孩子讲大道理,他们不爱听,咱就换个招儿,给他们讲故事。哪个孩子不爱听故事呀,咱就靠故事来传递道理。
就说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”吧。咱讲的时候,得绘声绘色地描述老太婆一次次提无理要求的样子,还有她最后又变回穷光蛋的结局。讲完故事,跟孩子一起讨论讨论老太婆为啥最后啥都没捞着。引导孩子想想,如果老太婆知道知足,是不是就能一直过简单幸福的日子了?这么一讨论,孩子就更容易明白不知足的后果,知道要学会知足啦。
除了讲故事,生活里也有好多讲道理的机会。比如说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新玩具,自己也想要。这时候,家长就跟孩子说:“每个人都有喜欢的东西,但咱不能看别人有啥咱就要啥。咱家里好玩的玩具也不少呢,它们也能让你老开心了。”这么简单的话,孩子一听就懂。
最后一招,让孩子吃点“小苦头”。有时候,光讲道理孩子可能不太懂知足有多重要,这时候,就让孩子适当吃点“小苦头”。
比如说,孩子在商场看到好多玩具,不管不顾就要买。家长可以先跟孩子商量好,这次就只能买一个。要是孩子还哭闹着要更多,家长得稳住,别惯着孩子的无理要求。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,这时候可千万别心软,让孩子知道不合理的要求就是不会被满足。等孩子情绪平复了,再跟孩子讲讲为啥不能想买啥就买啥。
还有孩子吃饭挑食,这不吃那不吃的。家长别马上就去给孩子做别的好吃的,就告诉孩子,每种食物都有营养,要珍惜眼前的饭。要是孩子还是不吃,那就饿他一顿。等下顿饭的时候,孩子可能就觉得普通饭菜也香得不得了,就知道珍惜眼前的食物了。
开导不知足的孩子,家长和心理咨询师都得有耐心,毕竟改变孩子的习惯和想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事儿。咱得多给孩子点时间,用对方法引导孩子,让孩子慢慢学会知足,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地长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