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13岁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办
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家长困惑:明明为孩子付出了无数心血,为何13岁的孩子总是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?一位妈妈曾向我描述,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准备早餐,孩子却抱怨"早餐太普通了";她连续三周为孩子辅导功课,孩子却说"你烦不烦"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背后,折射出青春期孩子对感恩的特殊认知。

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藏着三个关键原因。首先是"自我中心"的觉醒,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,突然意识到世界不是围绕自己转的。有位初中生在日记里写道:"妈妈总说我吃得多,可她自己明明也胖",这种潜意识的比较让感恩变得模糊。其次是"情感代偿"的错位,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,反而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关注,比如故意顶撞、成绩下滑。最后是"表达方式"的差异,有些孩子不懂得如何用语言表达感谢,就像小猫不会说"谢谢"却会蹭主人的腿。

13岁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办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需要调整沟通方式。记得有位父亲分享,他不再直接说"你该感恩",而是带着孩子去菜市场买菜。当孩子看到摊主凌晨起床准备蔬菜,突然问:"爸爸,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早起来?"这个瞬间,父亲意识到孩子开始理解他人的付出。还有位妈妈尝试用"感恩日记"的方式,每天记录一件小事,比如"今天爸爸帮我整理书包",第二天让孩子用一句话回应:"谢谢爸爸帮我整理书包"。三个月后,孩子开始主动说"妈妈今天辛苦了"。

教育专家建议,父母要创造"感恩场景"。有位老师发现,当学生看到环卫工人在清晨清扫街道,会主动为他们让路;当孩子参加社区志愿服务,突然理解父母平时的辛劳。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比说教更有力量。还有家长尝试"角色互换",让孩子体验父母的工作,比如陪爸爸上夜班,结果孩子第二天主动说"今天我明白了,爸爸工作很辛苦"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有的需要直接的肯定,有的需要间接的引导。有位父亲发现,当他把"我为你做了什么"换成"我需要你做些什么",孩子反而开始思考自己的责任。比如妈妈生病时,孩子主动承担家务,虽然动作笨拙,但这份心意让父母感动。这种转变不是突然的,就像春雨润物无声,需要持续的耐心和智慧。

成长从来不是单行道,父母的付出和孩子的回应都在不断调整。有位妈妈记录下孩子每次说"谢谢"的瞬间,从最初的敷衍到后来的真诚,这些细小的变化见证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,更是亲子关系的深化。当孩子开始理解父母的辛苦,或许不需要刻意强调感恩,那些自然流露的关心与体贴,才是最珍贵的教育成果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13岁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办
  •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
  • 初一学生叛逆期如何沟通
  • 初三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
  • 七岁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