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别急着贴标签 十岁男孩的心事那叫一个捉摸不透,就像刚抽条的柳枝,看着软乎乎的,其实倔得很。要是发现他在课桌底下偷偷传纸条,可千万别一上来就给他扣个“早恋”的大帽子,这帽子太重,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。心理学家说了,这时候孩子的“喜欢”就跟初春的雪化了似的,有点温度又带着点寒意,不太确定。咱不如蹲下来,看着他的眼睛说:“你愿意跟我分享这个秘密不?就像你有了绝版漫画,愿意跟我分享一样。”
(二)用孩子能听懂的比喻 “情感账户”这词挺不错的。咱可以跟孩子说:“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存钱罐,你现在往里面扔了颗星星,可真正的宝藏得慢慢攒。”孩子要是说“她总坐我旁边”,咱就用“情绪过山车”来形容:“你这心跳加速的感觉,就像坐旋转木马,又刺激又晕乎,是不是?”还可以拿《塞尔达传说》游戏打比方:“现在的感情就像刚点亮的火把,得学会控制火,才能照亮更远的路。”
(三)引导建立情感模式 咱带孩子看看自然界的相处方式,蝴蝶破茧的时候不会急着找对象,小鹿跑步的时候就爱跟小伙伴一起。咱还能设计个“情感实验室”游戏,用乐高积木搭不同距离的对话场景,用沙漏练专注力。孩子说“她笑起来好看”,咱就让他画画笑容的弧度,数数睫毛的根数,这样能把他那原始冲动给转移了,还能培养审美呢。
(四)家长的角色进化论 当妈的别老像个“警戒雷达”似的,得变成“情绪翻译官”。孩子说“她总不理我”,咱别着急说教,就说:“这感觉就像被雨淋湿的纸飞机,本来飞得好好的,突然就掉下来了。”当爸的要当“能量调节器”,带孩子打篮球的时候就说:“看这篮球,扔得越高,弹得越厉害。”家庭会议还能玩“情感天气预报”,每人用三种颜色说说心情,培养培养共情能力。
(五)播种未来的可能性 咱带孩子做个“成长储蓄罐”,每学会一种情绪管理的办法,就往里面扔个硬币。在日记本里弄个“未来信箱”,让他给五年后的自己写封信,就说:“现在的喜欢就像没熟的青梅,等酿成酒,你就知道咋慢慢喝了。”还能定期组织“少年圆桌会”,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享分享,说不定他就明白,以前觉得天大的事儿,现在看也就是云朵擦过月亮。
真正的教育不是修剪枝桠,而是培育土壤。孩子把青涩的心事藏心里,咱别着急拔草,得教他认识四季轮回。那些没说出口的“喜欢”,以后会变成理解人性的智慧,变成欣赏美好的能力。这就是成长最牛的地方,所有笨笨的试探,都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各位家长,都好好琢磨琢磨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