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得了解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。有些孩子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,在他们心里,觉得把别人的错误告诉大人,就能得到表扬和重视。就像有个孩子看到小伙伴在课堂上讲话,立马举手告诉老师,说不定就是想让老师夸他是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呢!还有些孩子是出于正义感,他们觉得看到不好的行为就得说出来,这是在维护规则。就好比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,孩子会马上告诉大人,他们觉得自己干了件超正确的事儿。另外,也有孩子是为了报复别人,要是和小伙伴闹矛盾了,就会打小报告让对方挨批。比如俩孩子抢玩具,没抢到的孩子就可能跑去跟大人说对方抢东西。
当孩子来打小报告时,咱得耐心听着。千万别一听到孩子告状就不耐烦,或者马上打断他。认真听孩子把事儿说完,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。就像孩子气喘吁吁跑过来说“妈妈,弟弟把我的积木弄倒了”,妈妈可以蹲下来,看着孩子的眼睛,说“宝贝,别着急,慢慢说,咋回事呀”。在听的过程中,咱还可以点点头,说“我明白了”,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把事情经过讲清楚。而且,认真听也能让咱更准确地了解真相,为后面引导孩子做准备。
很多时候,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和小伙伴之间的问题,别老依赖大人。要是孩子跟咱说“爸爸,小明不给我玩他的玩具”,咱可以问问孩子“那你有没有试着跟小明商量一下,大家轮流玩呢”。咱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,像沟通、分享、互相妥协啥的。让孩子知道,遇到问题先自己想办法,别一有事就找大人。等孩子自己努力把问题解决了,他们会超有成就感,社交能力也能提高。
如果孩子打小报告是因为正义感,咱得肯定他们这种品质。可以跟孩子说“你做得对,你超有正义感,知道维护规则”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,有些小问题可以先提醒小伙伴,别直接告诉大人。比如看到小伙伴排队插队,孩子可以友好地提醒对方“我们要排队哦”。这样既能维护规则,又不会伤了小伙伴之间的感情。咱得让孩子明白,正义可不是简单地告状,得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会受大人影响,所以咱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。要是我们和别人相处时,遇到问题能友好解决,孩子也会跟着学。就像我们和邻居因为小事闹矛盾了,咱可以主动和邻居沟通,商量解决办法,别在背后说邻居坏话。孩子看到我们这么做,就会明白遇到问题要和平解决,不能靠告状。
孩子爱打小报告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,咱可以通过耐心倾听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、肯定正义感和树立榜样这些方法,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,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