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孩子作业本上的字迹,就跟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似的,老师一看,眉头都皱成麻花了,直接就打电话给家长。家长会开完,焦虑那是在客厅里到处乱窜啊。家长们就老纳闷了,孩子为啥总不写作业呢?答案就藏在咱们平时容易忽略的小细节里。
咱家长最容易踩的三个雷区,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坑人。第一个,老拿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来比,把客厅活生生变成了道德审判庭;第二个,把作业完成度跟人生价值划等号,台灯下面那焦虑的影子都快赶上巨人了;第三个,整天说“再不写就……”,把亲子关系搞得跟紧绷的发条似的,随时都要断。
有个12岁的小宇,老在书桌前发呆,后来发现他偷偷用橡皮擦改数学题。为啥呢?原来每道错题都跟他说“你不够聪明”。这就说明啊,孩子不写作业不是因为懒,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挫败感呢。
破局有四象限。第一,情绪急救箱,孩子摔笔的时候,别唠唠叨叨的,先递上一杯温水;第二,能量守恒定律,用番茄钟把作业拆成能一口吞下的糖果;第三,错题博物馆,把红叉当成值得骄傲的探险标记;第四,家庭作业日,每周抽出2小时,全家一起“假装写作业”。
真正神奇的事儿,是在作业本合上之后。带孩子去公园看蚂蚁排队,用树叶当算盘算秋千摆动次数。当知识回到生活里,作业就不是困住童年的牢笼,而是探索世界的望远镜啦。
有个总忘带作业本的男孩,后来成了地理老师。他说:“我永远记得妈妈在操场陪我找星座的夜晚,那些星星告诉我,学习不是在黑暗里瞎摸,而是在光里撒欢跑。”
各位家长,赶紧行动起来,用这些方法拆解孩子“不写作业”的困局吧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