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孩子上到初二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

孩子上到初二就不想上学了,很多家长会感到焦虑和无助。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,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剧烈变化,他们开始对自我认同产生强烈渴望,也更容易对家庭、学校和社会产生抵触情绪。比如,我曾遇到一位母亲,她发现儿子小明突然把书包扔在客厅,拒绝上学。原来小明的成绩从班级前十跌到二十名,父母频繁检查他的作业、限制他的娱乐时间,甚至用“不考上重点高中就只能当工人”这样的话刺激他。小明开始觉得学习是父母的控制手段,而不是自己的选择,最终用“不想上学”来反抗。

另一个案例是小红,她成绩中等,但和同学关系紧张。初二时,她被排挤到班级角落,课间没人和她说话,甚至连老师都开始忽略她的存在。小红的妈妈发现女儿越来越沉默,甚至开始逃课。其实小红并不是讨厌学习,而是害怕在课堂上被嘲笑。她曾偷偷告诉我:“老师点名时我心跳都快了,同学议论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我。”这种被孤立的痛苦,远比成绩下滑更让她崩溃。

孩子上到初二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

还有一位父亲分享了儿子小刚的故事。小刚从初中开始就对升学焦虑,他总说:“我爸妈根本不懂我,他们只在乎分数。”初二时,他干脆把课本撕碎扔进垃圾桶,声称“学习没意思”。其实小刚只是渴望被认可,他偷偷收藏了同学送的漫画书和游戏周边,却从不敢在父母面前展示。他需要的不是责骂,而是父母能真正理解他的兴趣和困惑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首先要意识到,孩子的抗拒背后往往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。比如,有的孩子需要更多自主权,有的渴望情感支持,有的则希望找到学习的意义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发现女儿小雨不想上学后,没有立刻追问原因,而是每天陪她散步聊天。在一次深夜谈话中,小雨终于说:“我其实很喜欢历史,但老师总逼着我们刷题。”后来,妈妈和老师沟通,调整了学习方式,让小雨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,她的学习热情逐渐恢复。

家长还需要警惕“成绩绑架”现象。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直接挂钩,却忽视了孩子当下的感受。曾有位父亲带儿子小杰来找我,小杰的数学成绩一直垫底,父母却坚持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练习题。结果小杰在一次考试后崩溃大哭:“我就是再努力也考不好,你们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。”后来,这位父亲学会了用“我们一起来想办法”代替“你必须考好”,小杰的学习态度才慢慢转变。

当孩子抗拒上学时,不妨尝试用“体验式沟通”代替说教。比如,带孩子去体验他感兴趣的活动,或一起参与他喜欢的项目。我曾遇到一个家庭,女儿小婷沉迷手机游戏,父母强行没收手机后,她开始频繁旷课。后来,父亲和女儿约定,每周两天可以自由玩游戏,但必须完成学习任务。小婷在游戏和学习之间找到了balance,逐渐恢复了上学的动力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他们的抗拒可能源于不同的原因。但无论是什么,都需要家长用耐心和智慧去理解。就像一位妈妈说的:“我曾经以为逼他学习就是爱他,后来才明白,真正爱他,是陪他找到学习的意义。”当孩子不再抗拒上学,或许说明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孩子上到初二就不想上学了怎么办
  • 怎样与孩子沟通利于孩子身心健康
  • 不想去学校是什么心理
  • 怎么与孩子老师沟通
  • 发现孩子早恋如何跟孩子沟通和引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