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脾气暴躁的孩子怎样去管教他
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,怎么都管不住?"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火山,只是喷发的节奏和方式不同。上周有个妈妈来咨询,她儿子五岁,每次去超市都会因为排队慢而尖叫跺脚,货架上的玩具稍有碰撞就会大哭大闹。这种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,但背后藏着值得深思的原因。

理解孩子的情绪就像解读天气预报,需要耐心观察。前两天有个幼儿园老师分享,班里有个男孩总在画画时摔颜料,其实是因为他害怕画不好被老师批评。当家长一味责备"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"时,孩子就像被泼了冷水的火山,只会越压越旺。记得有个孩子因为被同学嘲笑"小胖墩",回家后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,家长发现他并非故意破坏,而是用这种方式释放被压抑的愤怒。

脾气暴躁的孩子怎样去管教他

有效沟通是平息火山的灭火器。上个月有个家庭,孩子七岁,每次写作业都要和妈妈吵架。后来妈妈发现,孩子其实不是讨厌学习,而是对"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玩"这个规则感到窒息。当她把"写完作业才能玩"改成"完成一半可以休息十分钟",孩子的情绪波动明显减少。这种调整不是妥协,而是给了孩子喘息的空间。

转移注意力需要巧妙的时机把握。上周有个爸爸分享,孩子三岁总在吃饭时抢筷子,后来他发现只要在孩子情绪即将爆发前,拿出手机播放欢快的音乐,孩子就会从"我要把饭粒吐出来"的执念中转移注意力。这种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,但家长往往在孩子发脾气时才想起要处理。

建立规则要像种树一样循序渐进。有个孩子十岁,因为沉迷游戏经常熬夜,妈妈尝试过没收手机、设置宵禁,但效果适得其反。后来她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,用贴纸奖励按时睡觉,孩子逐渐养成了规律作息。这种改变不是强制,而是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建立,形成内在的约束。

家庭氛围是孩子情绪的温床。有位妈妈发现,孩子总在周末发脾气,其实是因为她和丈夫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。当她开始用"我们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"代替"你怎么这么不听话",孩子的情绪表达反而更温和了。这种转变不是突然的,而是通过持续的改变潜移默化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火山,需要家长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引导。就像春天的花儿,有的在清晨绽放,有的在傍晚盛开,但都需要阳光和雨露。当家长放下"必须让孩子听话"的执念,学会用理解代替指责,用耐心代替急躁,孩子的情绪风暴终会转为温和的细雨。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,但每一步都值得用心经营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脾气暴躁的孩子怎样去管教他
  • 孩子上初中不愿住校老是哭
  • 初中孩子上课听不懂如何开导
  • 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
  • 高三压力大不想去学校如何开导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