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先说啊,别一发现孩子偷东西就像个火药桶似的,“砰”地一下就炸毛了。十一岁的孩子啊,其实还不太能分清啥是对啥是错。他们偷东西的原因那可是五花八门的。有的孩子就是单纯喜欢某样东西,可兜里没钱买,就没忍住伸手拿了;还有的孩子,可能是想通过这事儿引起家长注意呢。家长得先稳住,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唠唠,问问他们为啥这么干。
有个家长发现孩子偷拿了同学的玩具,人家可没立马开骂,而是等孩子心情好的时候,温柔地问:“宝贝,妈妈发现你拿了同学的玩具,能跟妈妈说说为啥想要它不?”孩子一听,就说自己特别喜欢那玩具,又不好意思跟同学借。家长就跟孩子说,想要玩具可以跟爸妈说,也能跟同学商量着借,但不能不经过人家同意就拿走。这么一沟通,孩子就知道自己错啦。
跟孩子聊完后,得让他们知道偷东西这事儿不对。咱可以举点生活里的例子,比如说在商店,商品得付钱才能拿走,不付钱就拿那就是偷,这是违反规则的。也能通过小故事、动画片告诉孩子,偷东西会让别人伤心、生气。
同时呢,得让孩子承担偷东西的后果。要是孩子偷拿了别人东西,得带着孩子把东西还回去,还得让孩子给人家道歉。道歉可不止是说句“对不起”,得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哪儿了,以后不能再犯。这样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也能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偷东西是错的。
除了让孩子认识错误、承担后果,家长平时还得多留意孩子的需求。有些孩子偷东西,就是因为需求没得到满足。比如说孩子想要本漫画书,家长一直不给买,孩子可能就会去偷。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,知道他们想要啥,合理的需求尽量满足。
当然了,满足孩子需求可不意味着无条件纵容他们。得让孩子知道,想要东西得通过合理的方式。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、完成学习任务来赚零花钱,然后用自己赚的钱买喜欢的东西。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,又能让他们明白劳动的价值。
家长还得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。孩子好多行为都是跟家长学的,要是家长在生活中诚实守信、遵守规则,孩子也会受影响。比如家长去超市买东西,得排队结账,不能贪小便宜;答应孩子的事儿一定要做到。
十一岁孩子偷东西可不是啥不可原谅的事儿,只要家长用对方法教育孩子,让他们认识错误,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孩子肯定能改掉这坏毛病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地成长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得有耐心,多给孩子爱和信任,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!咱就一起加油吧,把孩子教育得棒棒的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