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开始用各种借口推脱作业时,往往意味着内心已经筑起了高墙。小红的妈妈每天傍晚都会收到孩子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作业太多,我实在做不完。”可实际上,小红只是把作业本藏在枕头下,直到深夜才偷偷写几行字。这种行为背后,是孩子对学习任务的恐惧和无力感,就像被压在石板下的小草,蜷缩着不愿伸展。
厌学的孩子在社交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退缩。小刚的书桌抽屉里塞满了漫画书和游戏攻略,他却总是拒绝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。有一次家长会,老师提到小刚最近在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,甚至在小组讨论时躲在角落发愣。这种疏离感让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“不合群”,却忽略了他可能正在经历同伴关系的困扰。
身体症状往往是心理问题的“替身”。小丽的妈妈发现女儿经常在上学前夜反复检查书包,甚至在课堂上频繁咳嗽、揉眼睛。医生检查后说她身体没有问题,但心理咨询师指出,这些症状其实是孩子对校园生活的抗拒。就像被蜜蜂蜇过的皮肤,即使没有伤口,也会本能地产生不适感。
当厌学情绪蔓延到家庭,就会像毒藤一样缠住整个家。小杰的爸爸发现,孩子每次提到学校就会沉默,甚至把书包摔在沙发上说“我不想去”。有一次全家聚餐,小杰突然站起来说:“你们都不懂我,我宁愿一个人待着。”这句话让原本温馨的晚餐瞬间凝固,暴露出亲子沟通的裂痕。这些表现看似琐碎,实则都是孩子在用独特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,需要家长以更细腻的视角去理解和回应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