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11 创业 11 11 11 11 手机

高一孩子处对象父母应该怎么处理

各位家有青春期娃的家长们!我今儿跟你们唠唠,高一孩子处对象,咱当父母的“情感账户”咋存呢?

高一孩子处对象父母应该怎么处理

我跟你们说啊,有天深夜我正喝咖啡呢,我女儿给我发了个“恋爱咨询”的表情包。我这一放下咖啡杯,就想起上周咨询室里那15岁的男孩,攥着情书手抖得跟筛糠似的。青春期这情感萌动啊,就像春雨,咱可不能一看见就喊“洪水猛兽”,但也不能啥都不管,像个大傻子似的全接。

先给情绪存个“零存整取”。孩子处对象,咱别急着说“不行”,别一上来就跟个斗鸡似的。咱先把戒备心放一放,孩子要是和别人走得近,咱就说“我注意到你最近常和小明一起回家”,别跟审犯人似的质问。要是儿子红着脸说“她送我耳机了”,咱就来个开放式提问,问“你们是朋友吗?能给我讲讲你们咋认识的吗?”这就像往湖里扔石子,能激起好多水花呢。有个父亲,他女儿把暗恋对象的球衣照片藏课本里,他没直接没收,而是说“看来你很欣赏他的运动精神”。结果三个月后,女儿主动说“其实他打球的样子让我想起您当年踢足球的样子”。你瞧瞧,这慢慢存钱似的情感储蓄,可比暴风骤雨式的训斥强多了!

咱要当好“情绪翻译官”。孩子突然不说话了,咱别着急翻人家手机。咱可以说“最近是不是有特别想分享的事?”或者“我看你走路都带风,发生啥好事了?”就像我给来访者示范的,用“你看起来很开心”代替“是不是谈恋爱了”,这就像打开了一扇对话的小门缝。有个妈妈发现儿子总和女生通电话,她没翻包检查,而是搞了个“家庭电台”,每天晚饭后轮流说有趣的事儿。三个月后,儿子主动说起那女生:“她其实很擅长解数学题,上次帮我补习...”

接着咱得织一张“安全网”。女儿说“我要去见他”,咱别急着说“不行”。可以问“你们约在哪里?需要我帮你查查路线吗?”有个父亲可聪明了,他给儿子买了个智能手表,说“这是防走失设备,万一你迷路了我好来找你”,实际上就是开启了位置共享。还有个母亲,发现女儿频繁给男生发消息,没没收手机,而是提议“要不要玩个游戏?我们各自列三个你希望对方尊重的界限,然后交换看看?”最后女儿自己划定了“不晚于九点回复消息”的底线。

咱得做“渐进式放手”的教练。孩子说“你们别管了”,咱就说“我们不是要管,是想学学怎么支持你”。这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,得慢慢松手。有个父亲和儿子约法三章,第一周每天报备行程,第二周改成三天一次,现在儿子自己都能制定安全守则了。有个来访者和女儿弄了个“情感天气预报”,每天睡前用晴雨表形容心情。女儿画乌云了,她就知道得准备“心理雨伞”了。

站在咨询室落地窗前,看着操场上追逐的少年,我就想起那个把情书折成纸飞机的下午。青春期的情感探索,那是孩子长大的必修课。咱父母啊,别给孩子筑起高墙,得做那盏不刺眼也不昏暗的路灯,孩子需要的时候,能温柔地照亮他们的路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高一孩子处对象父母应该怎么处理
  • 孩子一直玩手机游戏如何开导
  • 高中孩子老是请假家长应该支持吗
  • 高三学生不想学了如何开导
  • 孩子发脾气把自己关房间里
  • 最新评论